上色‧地圖 1月 22, 2016 從四月開始做部落地圖,一開始我們很緊張,很怕地圖割錯,很怕老人家看不懂地圖...但是經歷幾個月,很多的擔心只是多餘,反而越來越開心...。 顏色這回事,想了好久,一開始想想如果上面都是滿滿的文字就像一部紀錄片,但沒有山和水的顏色,有些老人總是開頭就說:yama ka nii?(這是山嗎?) 想了想還是上色好了?雖然信翰分享過鄒族老人家眼裡綠色不一定是山,藍色不一定是水?但如果沒有先著上顏色,也許討論顏色的話題始終不會發生,何況,立體地圖的顏色可以不斷改變。 今天很感動的小事情,沒有特別的邀約冬瓜小朋友,他們主動連繫我說今天幾點做地圖,載著他們開過支亞干溪橋我說要考試囉?這條溪的太魯閣語叫什麼?佳容回:打開的樹洞、甚麼Qhuni去了... 我們就是要不斷地訴說,讓更多的人知道,也讓更多部落的人能說。 在子宜的引介下,今天也來了兩個ptasan學會的小朋友,還有Kui老師課程的貴月和幸儀,不用特別的破冰,也不用特別的拉近彼此的關係,有人割底板、補土、切割、上色、做小旗子。對我來說這不是工作,而是很自然的我生為支亞干人想在支亞干部落做的事,一起動手再說吧! 佳容和宜倫把小旗子做的很可愛,鐵絲在志學的五金行買,色紙是之前辦活動剩下的,Ipiq把太魯閣族語的地名用黑色簽字筆寫上,再補上國語,上面的拼音或是中文的解釋不是真理,是一個記錄的過程,所以很需要再詢問更多的耆老。 這個空間有很多的故事,籃球場的角落裡面,原來是鄉托兒所,我同學和我躺在裡面的地板上午睡時,他挖出鼻屎問我要不要吃,靠支亞干大道的那一側原來是村辦公室,小時候放學會走過去看爸爸在幹嘛?期待他給我幾顆銅板去雜貨店買零食。 曾經這裡也是技藝教室,磨玉石的器具固定在外面,現在是老人關懷站,禮拜二禮拜四rudan們在這裡運動和歡笑。原來排成兩排的桌椅現在圍成一圈,Aybi說這樣大家擠在一起吃飯比較有感情。在裡面的地圖教室我們清出沙發,把地圖擺在腳掌的高度,方便rudan不用站起來就能看地圖,更希望每個進來看地圖的人跟我們一樣用蹲著認識土地。 很多人問地圖要做多久?我一直覺得這是很荒謬的問題。除了我們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天結束之外,這本不是為了成果,更是為了過程,做的多快不是重點,做的慢才能有更多人一 同參與的可能。更何況,支亞干的故事不可能會有終結,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標籤 地圖│空間 分享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我們部落 10月 02, 2012 查馬克厚實的肩膀抵在我的下巴,我直視著天花板,手指扒著他的背,他的皮膚在一片漆黑中更是黑亮,像房間後面加蓋的鐵皮屋頂上撐起的黑紗網,陽光灑在上面會一閃一閃的很漂亮。他暴筋的手臂突起粗紅的血管,架在床板上,我的大腿緊緊纏繞在他的腰際,牙齒死密的鎖住舌頭。「喔!查馬克,再深一點!」我想要叫喊出來,查馬克不斷推向我,我試著在適當的時間迎回去,不那麼激烈;有那麼幾秒,我以為快要叫喊出來了。天花板的黑亮起來,像爬滿星星的夜空,傳來一陣咳嗽聲,我用手指甲掐進他背上的肉,「查馬克!不行啦!停!停!停!」……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