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8的文章

2018感恩祭雜感

去年第一次感恩祭由部落自己主辦,今年是第二屆了,往年感恩祭都由鄉公所統一辦理,將各村集中於萬榮村,我一直很不喜歡嘉年華式的展演活動,感恩祭的由來是什麼 ?Mgay bari 是什麼 ? 會場當天有一個拍照的叔叔即時上傳臉書,底下立刻有人問了這個八百年老問題:「 mgay 、 bari ,可以一個字一個字解釋清楚嗎 ? 」,我回應他:「說感恩祭就對了」。 剛回來部落的時候,自己也抱有許多文青式的批判,其中對感恩祭最大的質疑是感恩祭的又來,其次,在阿美族的豐年祭烘托下,似乎生活在當代的我們 truku ,也必須有一個年度型的祭典來相應,這個本應該由部落自行辦理的的祭典,到了今日改變其源流,由上而下從中央每年補助資金挹注鄉公所,再由鄉公所分配資源,支援部落或自行辦理,各部落的地方團體(通常為社區發展協會)承接地方政府計畫後再討論並實踐出來。 我不想認真細究感恩祭的真實由來是什麼?經歷複雜的歷史脈絡、遷徙背景、政權轉變、正名與文化振興、當代社會部落社會情境的的各種因果交雜下,我更想觀看的是感恩祭的實踐在部落中的意涵,對當代部落的影響又是什麼? 邱韻芳 (2011) [1] 細緻的描述感恩祭自 90 年代經由部落知識菁英、牧者、部落耆老共同討論及協商生產出來,其中幾個因素包含太魯閣族原被政府歸類為泰雅族,再加上阿美族年度的豐年祭作為花蓮原住民在地部落的強大意象,導致太魯閣族反而被漠視,為了凸顯本族的特色並進行部落祭典的復振,原先建構了祖靈祭及 Mgay Bari ,但初始無論是祖靈祭或是 mgay bari 均無法獲得多數族人的認同,因為耆老的記憶中,屬於部落共同祭典的是出草祭 (Mkan Hadur) 。 祖靈祭主要由廖守臣在其泰雅族認同中,與各主事者於 1999 年在萬榮鄉舉辦的祭典中生產, Mgay Bari 則主要由教會牧師等人同年於秀林鄉舉辦的祭典中生產。 Mkan bari 一詞的意涵是由田信德牧師於佐山融吉《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積族後篇》找到的祖靈祭日語拼音。 Mgay 是給予, bari 原是指食物、祭品之意,經多年的祭典舉辦後, bari 被賦予神靈的意思。祖靈祭一詞也教會認為祖有違基督教義,因而改為感恩祭,就這麼沿用至今了。 過去太魯閣族均為家族 - 部落的型態,所有的祭典儀式以家族 - 部落為單位操作下去,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