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餐包

 


麵包 寫日記 文學 散文 烘焙
麵包 寫日記 文學 散文 烘焙
並非斷掉了寫日記的習慣,只是寫作的平台從過去的Blog,後來換Medium,Google Keep、探路客到臉書的私人社團。其中GK使用年限最長,因為是寫給自己…
變換平台寫作蠻有趣,單純寫給自己、寫給室友和完全公開是不同的心境和文字,還在創作初階班的自己是不是也該調和文字,畢竟創作時間有限,一天的時光好難寫給自己同時寫給他人...
晚上和室友一起做小餐包,昨天晚上我們做到晚上快一點,今天提議早點做。
疫情過了一個多月,室友開始學習和練習烘焙,他很聰明,總感覺沒坐在電腦前面太久,沒看太多教學youtuber,他已經開始烤麵包,甚至一箱箱的烘焙工具接連寄到家裡來。
一開始,我單純抱著好色的心情看待,疫情實在太無聊,兩人日夜相處,任何他的小細節總激發我的慾望,隨時隨地想跟他甜蜜一場…可惜室友不是狼人,「我不要」這句話永遠不可能從我嘴巴說出來,倒是他常狠心拒絕,為了不要因為做愛破壞彼此的和諧,我耐心等待,把渴求分散,化作一格格的情色行為,其中就包含看他做麵包。
室友做麵包很帥,超級帥,眼神專注,手臂用力,汗水從捲曲的頭髮中滲出,如何想不推倒或被推倒。
為了不讓自己總是處於一個沙發窺視者的腳色,也希望悶壞了的疫情日子,陪著他一起找事做,這兩天跟著他一起製作小餐包。
小餐包的製作相對容易,也或許在室友的帶領下,做起來沒那麼艱難,有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
整個階段主要分成捏麵團-發酵-進烤箱,各種材料搭配好,放進玻璃大碗之中,室友懂得依照分量調整,還會自動減少鮮奶換優酪乳, 捏麵團不讓手沾太久以免溫度融化麵團而導致黏手,這些小細節都是跟著他才懂。
我很喜歡等待發酵和等待烘烤的時間,時不時走過去看麵包有沒有變胖,或是隨漫溢的香氣想像烤好的模樣。今天室友動口我動手,麵包出爐一顆顆胖小孩,很快吃了一顆半,超好吃的,麵包鬆軟有彈性。
他把麵包放在架子上待涼,說要送幾顆給爸媽和弟弟,我捨不得的說那一人一顆好了,他笑著說他一開始也捨不得送人,畢竟做得這麼漂亮,我也是這樣想,已經開始計算明天早餐中餐晚餐可以自己吃的數量,在他半推勸下,送了八顆給家裡。
送回家看姪子吃的眼睛瞇成月亮還蠻開心,分享總是喜悅,但回家路上還是想著應該多做一點,分裝成數天,慢慢塞滿自己的嘴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腿山

  火車到站, Kimi 抬頭看一下遠方那片裸露白色岩石的山,哇,更白了、更大片了。還是小女孩的她曾用食指對著那片山,在空氣中使勁揮舞,像畫圖一樣,在蓊鬱的綠色底圖紙上,抹上一層層乾淨的白色,巨大的大腿山被塗上厚厚的藥膏。   大腿山,哈哈,她心裡笑了一下,其實沒有人這樣稱呼那座山,只是 payi [1] 曾經告訴她,用那長滿皺紋的手,指著 Kimi 瘦小還沒發育的大腿:   「 Btriq , Btriq ka nii ,大腿,這裡叫做大腿。 」, Payi 再把手指向後方那座山。   「 Btriq , Btriq ka nii uri ,山,這裡也叫山。 」   山有很多名字, dgiyaq , daya , yama …都是山:一整片山、分不出形狀的山、日本人說的山; Btriq 指的是三角形的山,從頂端往下,從高處往低處,山的形狀從尖變鈍,從細變寬,寬得必須用手張開來擁抱的地方,就叫做 Btriq 。   她慢慢走出車站,兀自站在門口發呆,享受風涼涼地吹,她用紅色絲帶把頭髮盤起來,露出漂亮的脖子,風吹在髮絲上一陣癢癢的感覺。哥哥明明說好會來接她,火車只是誤點 7 分鐘,他走了嗎?還是沒來? Kimi 耐不住性子,看著頭頂的大太陽,盤算著走回部落差不多半小時,也還好吧,總比台北木柵市場前那條小巷子,走 5 分鐘都令人覺得難堪,覺得厭惡。   離開部落的時候 15 歲,就在這木造斜屋頂的車站前方, Payi 握著她的手,眼淚在眼眶打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好像魚刺卡在喉嚨,如果手上有刀子,她想用力劃開來,把魚刺取出來,讓 payi 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她逃避 payi 的眼神,遠望那座大腿山,白色的土石流,白色的瀑布,砂石車還在搬石頭嗎?記憶裡龐大的卡車經過家門前,連水溝裡的紅線蟲都會躲起來, Payi 養的黑嘴狗依偎在路邊吠叫,揚起的灰塵像瘟疫一樣壟罩整條筆直道路。       火車站前有一條小小的商業街,步行不到 5 分鐘,無數家山產店:阿美、添丁、青葉、縱谷傳香…餐廳裡的野味來自部落,菜單上標準的國字,山羌是 pala 、山羊是 mirit 、山豬是 bowyak ,山...

有些故事,我們不去找永遠都不會知道│支亞干部落的砍木頭故事

2015年4月,我們幾個支亞干部落的青年與西林社區展發展協會一起製作部落立體地圖,我們都不是常上山的小孩,甚至部落附近的山、水都叫不出名字。看著珍珠板一塊塊疊起來,披上土後,才發現原來部落的範圍這麼大、山這麼壯觀。地圖大致完成後,陸陸續續有好多人來說山上的故事,其中部落兩個耆老說的比較多,指出地名後我們插上旗子,再試圖用google earth整理目前蒐集到的山林故事。 大家一起製作立體地圖(2015.07.08)

嘉惠就是你家

文字: Apyang 訪談人員: Apyang 、 Yaya 訪談時間: 2017.07.14 訪談地點:嘉惠商店 客廳 轉進支亞干第五組的大馬路,住家逐漸稀少,卻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雜貨店—「嘉惠商店」。嘉惠的商品琳瑯滿目,有糖果、乾糧、飲料、文具、玩具、雞蛋、調味料、衣服、五金等。除此之外,有時候也會有些農民拿蔬菜水果來寄賣,更便利的是,黑貓宅急便在支亞干設了兩個集貨點,嘉惠就是其中一個,有時候,快遞來送貨,居民不在家,嘉惠也會樂意地讓我們寄放貨物,等回到家再去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