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在Ihong家,她帶著我們走到後面的菜園,看 Sqnmu(玉米)的生長,玉米一年可以兩穫,處理的方 式完全用手工,她的玉米都是給長輩吃,若脫殼用機器會不 乾淨,殘留白色的殼,老人家都知道。我問她處理的方式是 跟誰學,「學」是一個多嚴肅正式的字,她說她的payi 在做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看。
先前跟淳安聊天的時候,淳安說以前早上都會被Ihong 打玉米的聲音吵醒,但了解她處理玉米的方式,反而喜歡上 那個沉重的咚、咚聲,杵用力撞擊臼發出深遠的聲鳴,女人 為了一家人努力的生活,這就是部落。
幾個學生嘗試用杵撞臼(duhung),體驗脫殼的過程 ,不是太輕就是力道沒控制好,玉米粒不斷濺飛出來,Ih ong接過木製的杵,用身體的力量去敲撞,有幾秒的時間 覺得這個部落只剩下她、手中的杵、地上的臼和臼中鮮黃帶 白的玉米粒,發出來的聲音真的好美,很快的她撈起玉米放 在篩子上,拿到庭院的一角手很有韻律的上下拍動,白色的 殼像雪花一樣片片的飄起來,她再吹一口氣讓雪往外飛.. .啊啊啊啊~這真的太美了。
體驗完玉米就去淳手工坊,姊分享她回到部落開工作室的歷 程,我喜歡她說用最美的心情做麵包,麵包才會好吃,麵包 就像談戀愛一樣,吃在嘴裡很甜很甜,在愛情裡雙方都希望 成長,讓彼此更好,做麵包也是這樣的心情。
選用的食材也是一個意念,麵包畢竟是西餐,卻也是她擅長 的,很多的西點順應風潮跟著做迎合大眾口味的東西,但她 嘗試找到方法與自己生長的部落連結,所以選用snqnm u,玉米是支亞干種植,支亞干的人處理,然後融合在麵包 裡,就跟我們做地圖一樣,都在找一個方式與部落發生關係 。
我們是否都太習慣身邊的東西用錢得到,便利卻很陌生,我 們不知道桌上的油從哪裡來,鹽巴在哪裡製成、超級市場買 的大白菜用什麼方式種植,跨域的便利性讓我們輕易取得遠 從台灣島外來的東西,卻無法精確地知道每一樣物品的生產 、加工與運送過程,淳安說所以配料越單純越好,你知道食 物從哪裡來時心裡也才能安心把做好的食物送到其他人的嘴 裡,是不是很有土地的味道。
配料比例和食譜淳安寫在海報紙上,機器的使用也有固定的 模式,不同的卻是經驗,第一個麵團的水配了固定的比例, 用手指頭觸摸覺得太濕就馬上調整,原來發酵用的機器訂好 的濕度與溫度也必須隨之改變,製作不是簡單的複製更是反 覆操作的經驗中得來。
每一個讓麵團接近成為麵包的過程都混雜了很多的情緒和智 慧,我聽到昀彤不斷看著烤爐的麵包叫喊我的孩子、聽到I piq說我們的麵包每一個都好有特色,聽到淳手工坊院子 裡大家坐著聊天的內容和歡笑聲,做麵包是不是只是一個藉 口,讓我們可以分享好多的故事...
最近越來越學會腦袋放空,不去思考任何事情,學習單純的 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身邊的事物,支亞干真的好美
好………想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