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支亞干教室│玉米麵包手做坊



今天的紀錄想了很多開頭,總難逃脫子宜說的那段話:不只是做麵包,更是人、土地、和文化的連結。

早上八點在Ihong家,她帶著我們走到後面的菜園,看Sqnmu(玉米)的生長,玉米一年可以兩穫,處理的方式完全用手工,她的玉米都是給長輩吃,若脫殼用機器會不乾淨,殘留白色的殼,老人家都知道。我問她處理的方式是跟誰學,「學」是一個多嚴肅正式的字,她說她的payi在做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看。



先前跟淳安聊天的時候,淳安說以前早上都會被Ihong打玉米的聲音吵醒,但了解她處理玉米的方式,反而喜歡上那個沉重的咚、咚聲,杵用力撞擊臼發出深遠的聲鳴,女人為了一家人努力的生活,這就是部落。

幾個學生嘗試用杵撞臼(duhung),體驗脫殼的過程,不是太輕就是力道沒控制好,玉米粒不斷濺飛出來,Ihong接過木製的杵,用身體的力量去敲撞,有幾秒的時間覺得這個部落只剩下她、手中的杵、地上的臼和臼中鮮黃帶白的玉米粒,發出來的聲音真的好美,很快的她撈起玉米放在篩子上,拿到庭院的一角手很有韻律的上下拍動,白色的殼像雪花一樣片片的飄起來,她再吹一口氣讓雪往外飛...啊啊啊啊~這真的太美了。





體驗完玉米就去淳手工坊,姊分享她回到部落開工作室的歷程,我喜歡她說用最美的心情做麵包,麵包才會好吃,麵包就像談戀愛一樣,吃在嘴裡很甜很甜,在愛情裡雙方都希望成長,讓彼此更好,做麵包也是這樣的心情。


選用的食材也是一個意念,麵包畢竟是西餐,卻也是她擅長的,很多的西點順應風潮跟著做迎合大眾口味的東西,但她嘗試找到方法與自己生長的部落連結,所以選用snqnmu,玉米是支亞干種植,支亞干的人處理,然後融合在麵包裡,就跟我們做地圖一樣,都在找一個方式與部落發生關係



我們是否都太習慣身邊的東西用錢得到,便利卻很陌生,我們不知道桌上的油從哪裡來,鹽巴在哪裡製成、超級市場買的大白菜用什麼方式種植,跨域的便利性讓我們輕易取得遠從台灣島外來的東西,卻無法精確地知道每一樣物品的生產、加工與運送過程,淳安說所以配料越單純越好,你知道食物從哪裡來時心裡也才能安心把做好的食物送到其他人的嘴裡,是不是很有土地的味道。

配料比例和食譜淳安寫在海報紙上,機器的使用也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卻是經驗,第一個麵團的水配了固定的比例,用手指頭觸摸覺得太濕就馬上調整,原來發酵用的機器訂好的濕度與溫度也必須隨之改變,製作不是簡單的複製更是反覆操作的經驗中得來。



每一個讓麵團接近成為麵包的過程都混雜了很多的情緒和智慧,我聽到昀彤不斷看著烤爐的麵包叫喊我的孩子、聽到Ipiq說我們的麵包每一個都好有特色,聽到淳手工坊院子裡大家坐著聊天的內容和歡笑聲,做麵包是不是只是一個藉口,讓我們可以分享好多的故事...

最近越來越學會腦袋放空,不去思考任何事情,學習單純的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身邊的事物,支亞干真的好美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部落

查馬克厚實的肩膀抵在我的下巴,我直視著天花板,手指扒著他的背,他的皮膚在一片漆黑中更是黑亮,像房間後面加蓋的鐵皮屋頂上撐起的黑紗網,陽光灑在上面會一閃一閃的很漂亮。他暴筋的手臂突起粗紅的血管,架在床板上,我的大腿緊緊纏繞在他的腰際,牙齒死密的鎖住舌頭。「喔!查馬克,再深一點!」我想要叫喊出來,查馬克不斷推向我,我試著在適當的時間迎回去,不那麼激烈;有那麼幾秒,我以為快要叫喊出來了。天花板的黑亮起來,像爬滿星星的夜空,傳來一陣咳嗽聲,我用手指甲掐進他背上的肉,「查馬克!不行啦!停!停!停!」……

支亞干-採礦樂園

簡直採礦樂園... 你知道支亞干部落附近就有將近16個礦場嗎? 你知道支亞干是花蓮縣境內第二大的礦產開發區嗎?

那也是一個過程-蓋雞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