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種自在的方式在部落學習
銅門部落申請花蓮部大課程,讓上課場域不再停留教室裡,可以是部落居民自主集體整理出的小小工作室,也可以是路邊太陽曬不到的陰涼處,還有輕鬆漫步的部落小路。
Rakaw上課前跟我們說,今天就隨機應變囉,所以預先排定的上課時間也不是一種拘束,是配合部落自在自然的互動及上課方式。
學員不會單純是學員,講師也不會單純是講師,信翰來參與馬上就搖身變成立體部落地圖的講師,Supu變成植物學家,所以我們又知道了瓦式鳳尾蕨是Tru Papak。Masaw可以坐在路邊和我們聊八卦,Jiru也能補幾句我爸媽的故事XD
今天來了兩個東華的妹妹,一個住在隔壁吉安鄉卻沒有來過銅門,一個只去過翡翠谷卻沒有走進部落過,兩個妹妹跟著部落裡的人一起經歷一整天。
早上信翰帶著大家做部落地圖,繼續迷失在等高線的迷宮中,一個妹妹說:看著珍珠板疊出三四塊有點形狀後覺得很有成就感。我想的是了解銅門的傳統領域,更能加速認識支亞干,支亞干的北邊相連銅門,Masaw說我們要走八天才能到的Pusu Btunux是我們的邊界。
連茂鐵店的Jiru介紹Truku鐵器的製作,鐵器的製作已經綿延了六代,制材從石器、竹子到鐵,Jiru強調:「家族延續的技藝不要斷。」
Masaw介紹狩獵的工具和gaya,Pudong 是舊型的獵槍、Tpo是新式獵槍,取名它發出的聲音、Bhniq是弓、Buji是箭,用來射大型動物、Aga是射鳥的箭Snblaqan是矛、三叉的是dsu。
更令我驚訝的是,總以為Truku的社會裡女生不能行獵,但銅門卻早有女獵人存在,gaya不是一個不動的樣板,也不該是一種強硬無法推翻的論述,真實回應部落生活的故事才是具體上演的。
下午走了一圈銅門部落,以前總是從新聞雜誌上看到部落對觀光業的反彈,真正在走進去才感受到。目前雖然不開放車子進入,但源源不絕步行進入的遊客量就像螞蟻找蜂蜜一樣,不是不歡迎觀光,而是尋找一種更適合部落的方式。

太魯閣族傳統領域的扛壩子黃長興教官來講課XD,教官長年累積的經驗與知識在打開電腦的Google earth那秒著實嚇到我,我們的山上原來有這麼多的故事,1914年日本人進攻木瓜溪的路線、Sakahing、Mhiyang家族奮勇抵抗日軍入侵的事蹟...
覺得很舒服和自在,Tuwmong在我心裡是一幅越來越立體的美麗故事。
銅門部落申請花蓮部大課程,讓上課場域不再停留教室裡,
Rakaw上課前跟我們說,今天就隨機應變囉,所以預先
學員不會單純是學員,講師也不會單純是講師,信翰來參與
今天來了兩個東華的妹妹,一個住在隔壁吉安鄉卻沒有來過
早上信翰帶著大家做部落地圖,繼續迷失在等高線的迷宮中
連茂鐵店的Jiru介紹Truku鐵器的製作,鐵器的製
Masaw介紹狩獵的工具和gaya,Pudong 是舊型的獵槍、Tpo是新式獵槍,取名它發出的聲音、B
更令我驚訝的是,總以為Truku的社會裡女生不能行獵
下午走了一圈銅門部落,以前總是從新聞雜誌上看到部落對
太魯閣族傳統領域的扛壩子黃長興教官來講課XD,教官長
覺得很舒服和自在,Tuwmong在我心裡是一幅越來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