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紀錄一些想法
這一陣子做支亞干遺址的訪談,有一些情緒和感受想去消化與釐清,有時候想到頭會很痛。
早上去Pawan的工寮,去年四月種下的blbun,今年長得好壯觀好美麗,他不灑除草劑也不加化肥,純粹灌豬糞做養分,葉子好圓潤好飽滿,blbun結實得能當迴旋鏢,最讓我驚訝的是土壤,踩在上面鬆鬆軟軟帶水分,像多汁的水蜜桃,他說土播鼠來挖的。如果只是朝向新台幣思考,便捷的撒草劑和化肥短期內應該能超快速達成吧,自然我不是想推崇友善農業,只是慢慢認識他,也看見他在土地上的努力,那些會讓我覺得支亞干很動人。
場景轉換到村辦公室,我們訪談小威,我問他難忘的事情,他說第一次來支亞干做挖掘研究調查的助理,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雨不斷的落下,背後失了一片又一片,濕濕冷冷的冬天是他對這個地方的第一印象。然後接著是去年的部落會議了,他自己也曾是跟著部落的人對政府抗爭的一夥,但沒想到有一天會站在台上成為被砲轟的對象,他數度從惡夢中醒來。
終歸是法的問題嗎?還是人?每個人因為不同的角色和身分對同一件事情,生產不同的期盼和想像。那我們呢?那我呢?
初始,很單純的想藉機會多認識支亞干,如果沒有訪談,我也不會聽到Naci說平坦的Takday是巨人踩過的腳印,也不會知道以前的老人家說,小矮人在truku來Ciyakang前就住在這裡,更不會知道文物資產的設定過程有這麼多真切的不正義和看似離譜的事情。
歷史本來就一直在這個地方,由誰去詮釋,或是誰有詮釋的能力?與其說我也想認識4000多年前那群擁有超凡技術的人,在支亞干搭建了瘋迷全東台亞的玉石加工廠,簡直現在的新竹科學園區。但現在,我更在意的是我們自己怎麼看待這段歷史,這段與國家從來不知道在溝甚麼通的過去。還有,我不覺得truku不團結,我覺得我們部落很厲害,看看那些土地上努力過的痕跡就知道。
這一陣子做支亞干遺址的訪談,有一些情緒和感受想去消化
早上去Pawan的工寮,去年四月種下的blbun,今
場景轉換到村辦公室,我們訪談小威,我問他難忘的事情,
終歸是法的問題嗎?還是人?每個人因為不同的角色和身分
初始,很單純的想藉機會多認識支亞干,如果沒有訪談,我
歷史本來就一直在這個地方,由誰去詮釋,或是誰有詮釋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