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門口掃地,baki騎著野狼125到我眼前。他說水源頭的水不夠了,水在石頭(擋水流出口的沙包上放了一個石頭)的下面,沙子也堆得很高,我要帶人去整理,你去幫我拍照...
差不多八點我們去,講完又說七點半好了,今天早上七點他就出現在我家門口,看來"原住民時間"根本是我們青年製造的原住民神話XD
Pusu
Qsiya(水源地)去了第三次,一點一滴地了解更多,跟在baki的後面,聽他說話。baki大部分說族語,我都聽得懂,也在心裡想要怎麼把這些話從自己嘴裡說出來。
水源地是一個深潭,一塊大石頭擋在上面水來的方向,正好把陡峭的流速變緩,右側石頭的邊緣水從那裏流下來。所以一整塊空間變成兩處聚集水的地方。
大石頭流下來的,平緩的聚集成下方的深潭,石頭邊緣的水流下的是流動的水,正好沿著山壁,baki們就是接這裡的水,變成部落8到12鄰用水的來源。
他們很迅速的先把水管上方的沙包搬移,水管抬起來用繩子吊掛起來,水管頭上的自製鐵籠拆下來,上面的鐵絲大多生鏽鬆動,baki重新綁鐵絲固定,囑咐我下次要買白鐵的比較好。
另外兩個叔叔按照baki的指示挖出深溝,讓水流更集中,baki說不要讓水到處搖動(ilang krilung)。我好喜歡這字,原來除了在家裡聽到我媽媽罵我弟弟不要一直摸她之外,krilung也能指水的流動方向。
過了一會,baki露出笑容,你看水變大了,我聽到從右方來的水流聲越來越明顯,伴隨一隻不怕人的黑鳥不斷鳴叫。
沙包重新堆起來固定水管頭,兩旁的大石頭原來早就圍繞了鐵絲,用來固定沙包,徹底運用天然環境的智慧好驚人,再看看我們水源地下方自來水公司建造的大型鋼筋水泥引水槽,我們真的比那些tewan更懂得怎麼跟自然一起共處呢。
baki說弄完這個我就安心了(malu
ka lungan mu da!),覺得一切都好美。部落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是我們好值得學習的對象。感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