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aha nami alang dgiyaq da-製圖篇



每個人都有說故事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說故事的方式。


用立體部落地圖、製作簡報、APP紀錄軌跡、拿採下來的植物說,寫一本祖靈與上帝,或是直接走一趟歷史現場。

回到山上的家是一個身體力行的運動,也是重要的尋根之旅。「我們的文化領航者說:你要研究就要親自走一趟。」

alang Swsal(蘇瓦薩部落),不是我家族長輩居住的地方,我媽媽的家族來自Pjikan,養父來自Tkiji,生父住在崇德部落,但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媽媽和養父都住在日本人定義的"外太魯閣",Ciyakang有一個payi說,她們的家族原來住在加灣的Rusaw部落,從山上可以俯瞰太平洋,老人家稱Mksusiyaw。

Taki帶著我們走到蘇瓦薩部落,指著一邊說往這裡到秀林,往這裡到大同、大禮,手指的方向背著白色乾淨的天光,只是一條綿延不斷的線條。我們的祖先原來居住在這樣美好的地方。

在迴頭彎的時候,聽到Paras說Taki是我們的文化領航者,覺得這個名字取得真好。對我們這種身處環境離"傳統"較遠的年輕人,熟悉太魯閣文化生活的耆老就是我們的引領者。爬山的時候,彎著腰只能看得到前方的腳步,走在最前方的Taki沿路介紹附近的地景、植物和故事,開啟大家對山林和舊部落的認識。

Alang Swasa,蘇瓦薩部落,太魯閣國家公園稱蓮花池,這裡過去是太魯閣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附近曾數個部落,最大的是alang Swasal,其他小部落在1914年太魯閣戰役後集中遷移到附近的Branaw,番童教育所和駐在所都設在alang Swasal,隨後山上的部落都被日本人遷徙到山下去。

國民政府後,安置戰後的榮民居住於此開闢農場,之後,榮民逐漸過世或遷到下山, 最後這個空間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

一個空間,多種標誌:太魯閣族的房屋地基、榮民居住的水泥房子、教堂、太管處用地標誌。但是歷史的詮釋卻過於單一,太管處的網站除了花多一點文字介紹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僅有這一小段文字:

『300多年前,太魯閣族獵人追逐野獸到蓮花池這個世外桃源,於是在此定居,形成山中部落,取名「蘇瓦沙魯」(Soeasaru)。日據時代,部落族人被強令遷村下山,便逐漸荒廢。一直到民國49年,中橫公路通車後,蔣經國先生為照顧築路榮民,退輔會安排榮民在此生活,以種植蔬果維生,平常人員進出仰賴蓮花池步道,物資進出則靠索道。近年來,老榮民們年老搬離,蓮花池逐漸恢復自然狀態。』

Taki說Swsal是颱風過後,樹木的葉子都掉光光的樣子,但是國家公園描寫這個地方,因為潭水長滿蓮花所以稱蓮花池。

沿路Taki穿梭樹林間,採了很多菜,qeyhung(大片的白色香菇)、tru papk(三個爪子的菜)、nilaw(香菇),tmadak(過溝菜蕨)。

我們跟著他走到林野中,看他怎麼採菜,突然眼前有一座石堆,Taki嘴巴說一串族語,我依稀聽懂他說這些小朋友只是來拿一些菜。他回過頭告訴我們這是墳墓,要我們趕快離開。

走到alang Swsal的房子住區時,他說我們要不要進去看,我說好挖,他回我們還是遠遠的看吧,有gaya...

Taki的爸爸來自洛韶部落,從他的爸爸往上數有六代,他的爸爸活到98歲,山上的房子還留下許多東西,有人跟他說可以拿下來去賣錢,可是他不願意...

這些故事和文化都屬於太魯閣族,但我們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不會接觸,國家公園的介紹也過於單薄的輕描淡寫帶過。

走回山上的家是一個運動,用各種方式記錄與學習看到的、聽到的、體驗到的。如果課綱只有一種體例和規範有多可怕

死掉並不可怕,而是死掉之後沒有人記得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部落

查馬克厚實的肩膀抵在我的下巴,我直視著天花板,手指扒著他的背,他的皮膚在一片漆黑中更是黑亮,像房間後面加蓋的鐵皮屋頂上撐起的黑紗網,陽光灑在上面會一閃一閃的很漂亮。他暴筋的手臂突起粗紅的血管,架在床板上,我的大腿緊緊纏繞在他的腰際,牙齒死密的鎖住舌頭。「喔!查馬克,再深一點!」我想要叫喊出來,查馬克不斷推向我,我試著在適當的時間迎回去,不那麼激烈;有那麼幾秒,我以為快要叫喊出來了。天花板的黑亮起來,像爬滿星星的夜空,傳來一陣咳嗽聲,我用手指甲掐進他背上的肉,「查馬克!不行啦!停!停!停!」……

支亞干-採礦樂園

簡直採礦樂園... 你知道支亞干部落附近就有將近16個礦場嗎? 你知道支亞干是花蓮縣境內第二大的礦產開發區嗎?

那也是一個過程-蓋雞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