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iyi-彼憶‧工寮

 上下游刊出(2021.05.04)

連結閱讀


Biyi-彼憶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Tama[1]說想要養雞,我找Pawan大哥幫忙,他體貼地把荒廢20年的Biyi[2]給我,條件是自己拆,自己運。

 

這個雞寮位於Takday[3],支亞干部落上方的一個台地。Pawan說梁柱是很香的Hinoki(檜木),但其實我聞不到香味…。我花了兩個禮拜把雞寮拆光光,TamaTakday看我一次,安靜地坐著喝飲料聊天然後下山。運送材料的那一天,我坐在Pawan的貨車後面,黑夜好涼,雨鞋隨著震盪的Takday山路到支亞干大道,再到平林水圳旁好滿足。

 

材料全部運到水圳旁的田地後,本來Pawan幫我選定位址,量好水平和尺寸,要我動手挖土埋柱子。Tama看了看,硬是將位置移了50公尺,尺寸也比原來的大兩倍,並補充強調這些木頭不是hinoki,但也是很好的木頭了。

 

我跟tama一起立了3根柱子時,滿臉疑惑。他不用米尺,索性拿一旁的木頭丈量,發現柱子的長度不一樣,就說沒關係,那就整個方位再偏移一些。柱子埋下後輕微晃動,Tama說沒關係,下過雨後土壤會硬,柱子就能更堅固,我數度懷疑我的tama真的會蓋biyi嗎?

 

隔一段時間,我沒辦法到田裡幫tama,他已經立了6根柱子,我再幫忙他把9根柱子全部立完。又過沒多久,他把一面牆搭起來,半面浪板屋頂也釘得差不多。我訝異tama的速度,還有那些搖搖欲墜的柱子,竟然爬得上去鎖浪板。

 

我要他教我鎖,釘子不能全部壓進屋頂,太深會漏水,Tama驕傲地說之後再用「速力控」封住就完美。時不時他說腳沒有力,但又幾乎沒停止地一直做,偶爾他讓我動手,但大部分都是他動手,我輔助。我多希望他出一張嘴,讓我自己來。

 

Biyi蓋了一段時間,我倆的身體形成一種默契,不需言語就能把梁柱架上,浪板鎖上,牆板前後固定。長長的時間,盡是鳥叫聲和水溝的流水聲,耳邊一句:「這邊扶好!」、「換我挖洞!」、「螺絲起子!」,已是一個小時後。

 

三年後的現在,因為執行文化部計畫,訪談部落裡很多工寮地主,小時候的記憶紛紛走回來。長輩們說的話,和我身體的經歷,黏補片斷的事物,梳理Biyi的圖像。

 

小的時候,我們家有兩間Biyi,一間在後院,一間在隔壁。

 

後院那間是外公Burutama蓋的,木頭和竹子拼湊四面牆及屋頂,入口低矮,走進去像鑽進深邃黑洞。白天只有母雞在裡面孵蛋,手慢慢伸過去,毛皮豎起來,再近一點,嘴喙像閃電打來,在手上啄出結實的「Tuq」音,趕緊收回,卻又留戀那種刺激好玩的感覺,來來回回重複,直到Tama臭罵才停止。

 

那間讓我掛念的工寮,並非建築本身,而是圍繞建築的寬敞空地,那是二哥和我,還有雞鴨鵝的遊樂場。

 

空地好像沒有邊界。唯一一邊就是我們的房子,其餘三邊,是雜木和石牆,石頭堆成的石牆叫Qdrux,年代不詳,多半由Baki(祖父)那一輩的老人堆疊。以前我們支亞干的土地均如此,老人用雙手把石頭一塊塊疊起來,在山上和山下畫線,整理出樓梯地形的台階,畫出家族領域。

 

平坦的泥土點綴雞鴨鵝的屎,綠色、白色、黃色,像畫圖紙上的水彩漬。奇怪那時候的屎似乎不臭,不然我們怎麼一天到晚賴在那。二哥和我追著雞鴨跑,給小鴨取名,額頭一個黑點的、翅膀一小片褐色的、體型最胖的太陽快落下時,一隻隻晚點名。

 

Biyi旁有一個水管的出水口,一年四季在噴水。水從山的那一邊來,水管蔓延數公里。Baki他們自己上山接水,Tama說以前都用竹子一條條接起來,後來用水管,雖然比較耐用,卻容易堵塞。水全部流進一個不深的坑,鴨子在戲水,雙腳滑動,泥土混攪,用脖子沾水,180度迴轉,摩擦背後的身體。二哥和我洗澡時相互模仿,哈哈哈笑不停。

 

另外一個Biyi是隔壁親戚的老屋,我始終計算不出來,隔壁payitama的血怎麼連起來,只知道我們同姓,反正是lutut[4]。她的土地上有兩棟房子,一前一後,前面那間,日台混合式,柳杉木或檜木梁柱、雨淋板牆壁、灰色瓦片屋頂;後面那間,傳統太魯閣式,筆筒樹柱子、桂竹剖半一前一後咬住,當作牆壁和屋頂。

 

Payi蓋了前面的sapah後,後面的老屋正式變成biyi

 

Sapahbiyi,家屋和工寮,都是人為施造後形成的建築空間,形式上難以判斷,當代有些工寮蓋得比家屋還現代又豪華,電視、冷氣、冰箱和沙發,若中華電信肯上山鋪設纜線,肯定網路也接起來。因此,族人依照空間的共居關係來定義,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叫SapahBiyi則是上山打獵,或務農工作休憩、飼養豬雞的場所。

 

Payi過世後,我們順理成章使用她的Biyi

 

隔壁的那間Biyi總是在起火,炙熱的火焰不間斷燃燒,白煙從竹牆縫中滲出來,梁柱烘烤成黑炭色。以前曾聽一個魯凱族的大哥,描述他們的石板家屋是「會呼吸的房子」,那時候沒意會,現在回想起來,原來自己從小就跟著房子一起呼吸了。

 

Biyi的裡面,有三塊石頭,立在地上,靠在牆邊,烤火煮飯的火爐,族語叫Rqda。上方吊著一塊用竹子綑綁成的橫板,叫做giganRqda煮竹筒飯、香蕉飯、大鍋湯或烤肉,上面gigan 燻山產。

 

平時煮飯我們用家裡的廚房,但要處理傳統食材,就一定到隔壁的biyi。竹筒飯和香蕉飯需要用火慢慢煮,瓦斯桶太淺太燒錢,而且柴燒的香味沉浸食物,帶一種香甜。

 

很有趣,在家裡的廚房吃飯,Tama要我們安份地像阿兵哥坐著吃,手肘不能靠桌上,夾菜只允許夾前面,大人吃一口菜小朋友才能動筷。偏偏在隔壁的Biyi,所有規矩全部砍掉。

 

我們不規則地圍著火爐,又坐又躺,糯米飯用手抓,捏一捏,米飯變得稍微緊實,再用手拿一片肉,一起塞進嘴巴嚼。火燒得皮膚泛紅,偶而濃煙隨著突然聚集的風吹到眼睛刺痛,身體挪個位置繼續吃,繼續聊,飯吃完了,話聊乾了,火還沒燒完。

 

某次,不慎的大火燒掉隔壁的Biyi,消防車來了,我隔一段距離看屋子在火中燒,竹子劈哩啪啦在跳舞。又過了不久,Tama決定重建房子,新房子占地龐大,兩層樓水泥洋房,後院的Biyi沒空間了。雞鴨鵝吃不完的分送親戚,建材拆掉放火燒,連同小鴨的名字扔進火裡,怎麼樣都想不起來。

 

Biyi像是農業生活的具體象徵,是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鏈結。農人的日常時間大量地累積在農地,辛勤的勞動流下汗水後,讓自己在農地裡舒適的休憩,成為一件重要的事。

 

此外,家族的凝聚往往也在Biyi中不斷實踐,從建造時地相互幫忙,到動土前或完工後的Powda儀式[5],宰殺公雞或豬,獻給祖靈祈求平安,保佑農地上的族人工作順利,甚至是圍著火爐煮傳統食材,一起聊天喝酒,都加速個人參與這個家族地方的腳色。

 

前幾天,跟著舅舅上山,我們騎著機車雙載上林道,柏油路坑坑巴巴,輪胎壓過,身體跟著跳動。沿路上幾間工寮,我問他這是誰的,那是誰的,他像打算盤一樣,一一唱名給我聽。360度旋轉的地方,老人家也會命名,最鄰近誰的Biyi或是農地,就稱呼〝Baku +人名〞(日語的倒退+太魯閣族人名)

 

其實以前山裡很熱鬧,有很多的Biyi,大家走路上山,看到Biyi有人就過去聊天吃東西,一路上吃吃喝喝,現在有些老人死掉了,孩子沒有上來工作,Biyi就被雜草吃掉了。

 

        我們的Biyi現在有20幾隻雞、7隻大白鵝和2隻鴨,每天我繼續和tama沉默的進出Biyi,我過去的時候,看到裝滿玉米粒和野菜的飼料桶,就稍微整理環境後回去;他過去的時候,看到我已經餵好雞,會先去砍一些牧草和鬼針草,或是把佛手瓜刮成絲,等隔天我拿去餵。

 

我們依舊沉默,但心裡都知道這間Biyi是我們共同的印記,最溫暖的那一塊。



[1] 太魯閣語,父親

[2] 工寮

[3] 支亞干地名,原為日語高台之意,地名由族人沿用。

[4] 太魯閣族語,親戚。

[5] Powda為通過之意,及指殺牲獻祭的儀式,藉由生物通往祖靈,與祖靈溝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褲腰之間是你的墾荒之地

Yudaw 在鏡子前起立蹲下,脫下一件換上另外一件,後空,兩條緞帶將臀部的肉往上提,像衛生室的彈力繃帶,用力拉一下,回彈發出大力的啪聲。前面三角水藍色,線條全部被塑造,他的陰莖,他的睪丸,他想他時微微漲起的龜頭,隔出立體形狀的水藍色三角絨布。   天空那種藍,支亞干溪那種藍,他心裡那樣藍。   腰際金黃色,正中央一個黑色牌子寫著:「 Get the attention you deserve !」,就是這件了。   即使不懂英文,但那個 Yudaw 瘋狂喜歡的男人肯定看得懂英文。他叫正剛,正剛、正剛,真正剛。人如其名,粗飛的眉毛擠出一雙俊秀的眼睛,高挺的鼻子從側面畫出一座懸崖,肩膀像生薑園一樣寬闊。   對了,就是生薑園。他在腦中不間斷塗抹那畫面,他在鏡子前反覆排練姿勢,務必將視角「喬」到最準確的位置。   正剛一個月前來到支亞干,說是想要體驗農村生活,學習原住民文化, Yudaw 從不知道部落有什麼好學,他的回來盡是身不由己和沒有選擇。   Yudaw 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從托兒所到國中畢業,從跟著 tama [1] 去山上抓山豬到下田種花生,他注視的始終與同齡的其他男生不一樣,他們傳閱雜貨店買的「 A 漫」,模仿劇烈晃動乳房的女主角,手指頭誇張地來回游移平坦的胸脯,用粗啞的聲音嬌嗔地喊:「要去了,要去了…」, Yudaw 臉紅冒汗說你們很噁心,回到家裡卻反覆咀嚼記憶,像獵狗將單腳被緊緊吊起的山豬,撕咬玩弄到筋疲力竭,大口喘氣;男生們用力翻閱一頁頁漫畫,眼睛駐留在體液激流出雙腿的分格中,身體緊繃卻傳來陣陣顫抖。   他瀏覽於他們的瀏覽,沉浸於他們的沉浸,啃噬於他們的啃噬,在夜晚降臨時反反覆覆獨自進出鏡子。   Tama 從樹的背後走出來,從容地將填裝好火藥的土製獵槍,對準被獵狗咬到耳朵稀爛,嘴角滲血的野豬,眉頭正中心,手指頭輕輕一撥,山林間發出最大的聲響。   Yudaw 在鏡子前,手掌大力搓揉胸部,像是可以擠出柔軟的脂肪,他模仿漫畫裡被男生們流連的那一格,雙腳彎曲呈現漂亮弧度,中指使勁地插入肛門,想像溪水從山谷間流出,他是棵古老的大樹,張開幽閉的樹洞,折射的影像疊合自己和男生們,疊合自己和 tama ,狂顫的那一霎那,聲音小到螞蟻都咬不到,獨留狗吠,從月光下的路燈遞送至臥房。  

大腿山

  火車到站, Kimi 抬頭看一下遠方那片裸露白色岩石的山,哇,更白了、更大片了。還是小女孩的她曾用食指對著那片山,在空氣中使勁揮舞,像畫圖一樣,在蓊鬱的綠色底圖紙上,抹上一層層乾淨的白色,巨大的大腿山被塗上厚厚的藥膏。   大腿山,哈哈,她心裡笑了一下,其實沒有人這樣稱呼那座山,只是 payi [1] 曾經告訴她,用那長滿皺紋的手,指著 Kimi 瘦小還沒發育的大腿:   「 Btriq , Btriq ka nii ,大腿,這裡叫做大腿。 」, Payi 再把手指向後方那座山。   「 Btriq , Btriq ka nii uri ,山,這裡也叫山。 」   山有很多名字, dgiyaq , daya , yama …都是山:一整片山、分不出形狀的山、日本人說的山; Btriq 指的是三角形的山,從頂端往下,從高處往低處,山的形狀從尖變鈍,從細變寬,寬得必須用手張開來擁抱的地方,就叫做 Btriq 。   她慢慢走出車站,兀自站在門口發呆,享受風涼涼地吹,她用紅色絲帶把頭髮盤起來,露出漂亮的脖子,風吹在髮絲上一陣癢癢的感覺。哥哥明明說好會來接她,火車只是誤點 7 分鐘,他走了嗎?還是沒來? Kimi 耐不住性子,看著頭頂的大太陽,盤算著走回部落差不多半小時,也還好吧,總比台北木柵市場前那條小巷子,走 5 分鐘都令人覺得難堪,覺得厭惡。   離開部落的時候 15 歲,就在這木造斜屋頂的車站前方, Payi 握著她的手,眼淚在眼眶打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好像魚刺卡在喉嚨,如果手上有刀子,她想用力劃開來,把魚刺取出來,讓 payi 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她逃避 payi 的眼神,遠望那座大腿山,白色的土石流,白色的瀑布,砂石車還在搬石頭嗎?記憶裡龐大的卡車經過家門前,連水溝裡的紅線蟲都會躲起來, Payi 養的黑嘴狗依偎在路邊吠叫,揚起的灰塵像瘟疫一樣壟罩整條筆直道路。       火車站前有一條小小的商業街,步行不到 5 分鐘,無數家山產店:阿美、添丁、青葉、縱谷傳香…餐廳裡的野味來自部落,菜單上標準的國字,山羌是 pala 、山羊是 mirit 、山豬是 bowyak ,山蘇是 sruhing …只要用「山」字開頭,味道自帶新鮮又充滿野性,吸引許多 Teywan [2] 前來。  

支亞干-採礦樂園

簡直採礦樂園... 你知道支亞干部落附近就有將近16個礦場嗎? 你知道支亞干是花蓮縣境內第二大的礦產開發區嗎?